火星电竞「中國」-官方网站

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火星电竞-中國官网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4-11-14

  

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图1)

  电主轴是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合为一体,其实际上是一套组件,包括无外壳电机、主轴、轴承、主轴单元壳体、内置编码器、冷却装置等,电机的转子采用压配的方法与主轴做成一体,主轴则由前后轴承支承,这种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

  在高速精雕领域,需要不断的对刀具进行夹刀、松刀状态变换,由于雕刀高速转动,刀柄与主轴的高速转动下需要较大的松刀力,传统的单杠气缸提供的松刀力有限,另一方面,电主轴在运转时,为防止铁屑或切削液等进入主轴内部,需要保持主轴前端的气密封,同时,刀具在进行自动换刀时需要对刀柄及转子的安装锥形面进行吹气,以防止灰尘或铁屑进入拉爪及主轴内部,当前,在主轴松刀时的气路进气与中心吹气时的气路进气采取同管路,此会造成主轴松刀时的松刀力不稳定,因此,在上述综合影响下,在长时间的精雕过程中,主轴的松刀状态难以控制到位,对于精雕工艺造成质量影响。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电主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具备更高的松刀力,提高构件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包括气缸组件、背盖检测组件、钢筒、拉杆组件、转子组件、后轴承组件、前轴承组件和刀柄,所述气缸组件、背盖检测组件、钢筒、拉杆组件、转子组件、后轴承组件、前轴承组件和刀柄依次连接,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ⅰ和气缸分隔片,所述气缸分隔片位于气缸ⅰ的上腔室内并将气缸ⅰ的上腔室分隔为两个腔体,所述气缸组件的边缘设有一条独立于气缸组件气腔的气路,所述气路还经过背盖检测组件的边缘及中心轴再贯穿拉杆组件的中心轴至刀柄的内部锥面端。

  优选的,所述背盖检测组件包括背盖ⅰ,所述背盖ⅰ的外侧设有三组用于检测主轴刀状态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套接于传感器套筒的内部,所述传感器套筒与接近传感器采用偏心套接方式安装。

  优选的,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ⅰ,所述拉杆ⅰ的外侧中部通过设有碟片组件与转子组件的内腔夹紧安装,所述碟片组件由多个碟片叠加而成,所述碟片组件的中部设有将碟片组件分为上下段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拉杆ⅰ的顶部设有传感器感应台阶,所述传感器感应台阶采用多台阶形式。

  优选的,所述拉杆ⅰ的外部末端面增设螺纹用于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碟片组件地方下方。

  优选的,所述后轴承组件包括后轴承ⅰ,套接于后轴承ⅰ外部的后轴承座,以及套接于后轴承座外部的后轴承座套,所述后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套套接间隙设有钢球套,所述后轴承座、后轴承座套与钢球套之间采用无间隙接触,所述后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套的径向断面设有均布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前轴承组件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前轴承ⅰ,两个所述前轴承ⅰ之间由前轴承内隔环和前轴承外隔环连接,所述前轴承内隔环和前轴承外隔环采用内外套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轴承组件还包括设于前轴承ⅰ下端面的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环,所述防尘环的上下两侧通过防尘盖盖合,所述防尘组件的下方设有防水盖,所述防尘组件与防水盖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防尘环的内侧壁开设有气孔槽,所述防尘组件与防水盖组成的腔体通过所述气孔槽和间隙与主轴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ⅰ,所述转子ⅰ的外部套接有磁铁套筒,所述磁铁套筒的外部贴附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在磁铁套筒的外部分为上下两段,且两段磁铁片由位于磁铁套筒上下端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压接固定,所述磁铁片的外部套接有线圈组件。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缸组件中加装气缸分隔片,将气缸分隔片安装在气缸ⅰ和气缸盖之间,相较于气缸盖与气缸ⅰ直接连接的结构,此法能够增加一个活塞腔体,而整体的气缸组件所占的空间只有少量的增加,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为主轴提高更高的松刀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缸组件中单独设置一条气路,该气路进入背盖检测组件后再由背盖ⅰ进入推杆中,在推杆中采用t型气路,使得气体从周边进入到中心,再通过拉杆组件的中心吹至刀柄和转子的安装锥形面上,这种方式的中心吹气气路和主轴松刀的气路分离,不会对主轴松刀的气压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可配合气缸组件加装的气缸分隔片进一步提高电主轴系统的整体松刀力,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气接头的压力,灵活调整中心吹气的压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套之间增加钢球套,且钢球套与后轴承座,后轴承座套之间采用无间隙接触,检测主轴运转的摩擦,使得后轴承ⅰ上下移动的灵活性提高,同时,后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套的径向断面增加均布的弹簧,根据预紧力设计弹簧的数量,用弹簧代替了原始的碟片预紧,结合钢球套以及后轴承压板,可以实时调整后轴承ⅰ的预紧力,能有效提高后轴承ⅰ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碟片组件中间增加一个滑块,通过将碟片组件分为两个部分,给碟片组件增加支撑面,由于高速主轴的速度更高,需要更高的夹紧力,主轴的夹紧力是由碟片组件提供,所需要的碟片组件数量较多,从而给多组碟片组件的叠加增加一个支撑面,可提高碟片的寿命和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将前轴承组件以两个前轴承ⅰ且两个前轴承ⅰ以前轴承内隔环和前轴承外隔环连接组成,由此,内外前轴承ⅰ之间存在空间,在设备高速运转时,由于摩擦会产生热能,该空间能散去轴承的热量,同时,前轴承内隔环和前轴承外隔环可增加前轴承组件的刚性,提高主轴的寿命,结合拉杆组件和后轴承组件的设定,可综合提高电主轴的使用寿命。

  图中:1、气缸组件;101、气缸ⅰ;102、气缸分隔片;103、气缸盖;104、活塞ⅰ;105、活塞ⅱ;106、活塞ⅲ;107、连接螺钉;108、单向阀;2、背盖检测组件;201、背盖ⅰ;202、接近传感器;202a、传感器套筒;203、背盖侧板;

  4、拉杆组件;401、拉杆ⅰ;402、中心出气孔;403、传感器感应台阶;404、气嘴;405、碟片组件;406、滑块;407、滑套;408、固定块;

  5、转子组件;501、转子ⅰ;502、磁铁套筒;503、磁铁片;504、线、后轴承ⅰ;602、后轴承座;603、后轴承压板;604、限位套;605、后轴承座套;606、钢球套;607、过渡板;608、编码器齿轮盘;609、转子螺母;

  7、前轴承组件;701、前轴承ⅰ;702、前轴承座;702a、螺旋水路;703、前轴承内隔环;704、前轴承外隔环;705、防尘组件;7051、防尘盖;7052、防尘环;706、防水盖;707、前轴承压板;

  8、刀柄;a、信号接口;b、编码器接口;c、电缆接口;d、冷却接口ⅰ;e、气封接口;f、冷却接口ⅱ;g、中心出气接口;h、换刀接口;i、回刀接口。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包括气缸组件1、背盖检测组件2、钢筒3、拉杆组件4、转子组件5、后轴承组件6、前轴承组件7和刀柄8,且气缸组件1、背盖检测组件2、钢筒3、拉杆组件4、转子组件5、后轴承组件6、前轴承组件7和刀柄8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气缸组件1包括气缸ⅰ101、气缸分隔片102、气缸盖103、活塞ⅰ104、活塞ⅱ105、活塞ⅲ106、连接螺钉107和单向阀108,气缸ⅰ101的上腔室通过气缸分隔片102分为两个腔体,气缸ⅰ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盖103,气缸ⅰ101从上到下的三个内腔分别设有活塞ⅰ104、活塞ⅱ105和活塞ⅲ106,三个活塞通过连接螺钉107安装于气缸盖103的内底,活塞ⅲ10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08,气缸ⅰ101的上部外侧依顺时针分别设有信号接口a、编码器接口b、电缆接口c、冷却接口ⅰd、气封接口e、冷却接口ⅱf、中心出气接口g,气缸ⅰ101的中心处设有换刀接口h,位于换刀接口h和冷却接口ⅰd之间设有回刀接口i。

  通过在气缸ⅰ101中增设气缸分隔片102,气缸分隔片102安装在气缸盖103和气缸ⅰ101之间,相对于气缸盖103和气缸ⅰ101直接连接的结构,此方法能够增加一个活塞腔体,且所占的空间只有少量的增加,能达到在可以有限的空间里面,为主轴提供更高的松刀力。

  背盖检测组件2包括背盖ⅰ201、接近传感器202和背盖侧板203,背盖ⅰ201的顶端与气缸ⅰ101的底端固定连接,单向阀108伸入背盖ⅰ201的内部,背盖ⅰ201的外部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三个接近传感器202,并且接近传感器202通过传感器套筒202a采用偏心套接的方式安装于槽内,在通过螺钉由背盖侧板203将该安装槽封盖,接近传感器202伸入背盖ⅰ201的内腔用以检测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

  接近传感器202采用偏心套筒式的传感器套筒202a安装的结构,这样方便调整接近传感器202的位置,主轴完成装配后,位置信号有偏差的时候,可以直接调整传感器套筒202a的位置,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样方式的优点是调整方法简单,无需拆卸主轴。

  背盖检测组件2的底部设有钢筒3,钢筒3的内部套接一层水钢套,水钢套的内部中心设有拉杆组件4,拉杆组件4的外部且位于水钢套内部之间设有转子组件5,拉杆组件4的两端通过后轴承组件6和前轴承组件7固定于钢筒3内,后轴承组件6和前轴承组件7分别位于转子组件5的上下两端,拉杆组件4的下方设有刀柄8,刀柄8用于安装铣刀。

  拉杆组件4包括拉杆ⅰ401、中心出气孔402、传感器感应台阶403、气嘴404、碟片组件405、滑块406、滑套407和固定块408,拉杆ⅰ401的顶端伸入背盖ⅰ201的内腔的中部并与单向阀108对准,拉杆ⅰ401的中轴开设有中心出气孔402,拉杆ⅰ401的顶端外部设有多台阶形式的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与伸入的接近传感器202端部对应,三个接近传感器202分别检测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位于不同位置以达到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拉杆ⅰ401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嘴404,拉杆ⅰ401的外部设有碟片组件405,碟片组件405由多个碟片叠加组成,碟片组件405的中部设有滑块406,滑块406将碟片组件405分为上下两段,滑块406的外部套接有滑套407,拉杆ⅰ401外侧的下部且位于碟片组件40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固定块408。

  拉杆ⅰ401的末端面增加螺纹,用于连接固定块408,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在拉杆ⅰ401安装碟片组件405的时候,先安装固定块408,同时根据理论,给予碟片组件405理论的预紧力,这样的机构能使得碟片组件405和拉杆ⅰ401形成一个整体的机构,可以直接安装在转子ⅰ501内孔,不需要考虑碟片组件405的预压,方便拉杆ⅰ401的安装和拆卸,在测试性能的时候,显得尤其的方便,同时对于以后主轴的维修也方便。拉杆ⅰ401的顶端传感器感应台阶403采用多台阶形式,同时配合背盖ⅰ201中位置不一的接近传感器202,这样能够准确的检测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

  火星电竞用户口碑

  在碟片组件405的中间增加滑块406,这种结构的设计优点是增加支撑面,由于高速的主轴速度更高,需要更高的夹紧力,主轴的夹紧力是由拉杆ⅰ401上的碟片组件405提供,所需要的碟片数量多,在中间增加一个滑块406,把碟片分为两个部分,给碟片增加支撑面,能够提高碟片的寿命和稳定性。

  转子组件5包括转子ⅰ501、磁铁套筒502、磁铁片503、线,磁铁套筒502的外部设有上下两段的磁铁片503,两段磁铁片503通过上压板505和下压板506压合固定,磁铁片503的外部设有线压紧固定。

  转子芯增加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增加磁铁片,然后两端由压板固定,形成转子组件5,转子组件5自带磁铁,形成磁场,配合外圈的线,这种内藏式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将电能转换成为机械能,沿转子组件上的转子铁芯槽内按照n\s及交替排布分布安放。

  后轴承组件6包括后轴承ⅰ601、后轴承座602、后轴承压板603、限位套604、后轴承座套605、钢球套606、过渡板607、编码器齿轮盘608和转子螺母609,后轴承ⅰ601固定安装于后轴承座602内,后轴承座602外部套接有钢球套606,钢球套606的外部套接后轴承座套605,后轴承座套605、钢球套606和后轴承座602采用无间隙接触,后轴承座602的顶端通过设有过渡板607与背盖ⅰ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在后轴承ⅰ601上下端分别通过后轴承压板603和限位套604进一步固定安装,在后轴承压板603的顶部且位于拉杆ⅰ401的外周部同时位于背盖ⅰ201的内部设有编码器齿轮盘608和转子螺母609,后轴承座602与后轴承座套605的轴向端面设有均布的弹簧。

  后轴承座602和后轴承座套605之间增加钢球套606,且钢球套606和后轴承座602、后轴承座套605之间采用无间隙接触,检测主轴运转的摩擦,使得轴承上下移动的灵活性。同时,后轴承座602和后轴承座套605的径向断面增加均布的弹簧,根据预紧力来设计弹簧的数量,这样用弹簧代替了原始的碟片预紧。结合钢球套606,以及后轴承压板603,可以时实调整轴承的预紧力,能有效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前轴承组件7包括前轴承ⅰ701、前轴承座702、前轴承内隔环703、前轴承外隔环704、防尘组件705、防水盖706和前轴承压板707,前轴承ⅰ701设有两个且上下布置,两个前轴承ⅰ701的中部通过内外套接的前轴承内隔环703和前轴承外隔环704固定连接,前轴承ⅰ701、前轴承内隔环703和前轴承外隔环704均套接于前轴承座702的内部,前轴承座702的外周侧开设有螺旋水路702a,螺旋水路702a用以冷却前轴承座,前轴承座702的底部设有前轴承压板707,前轴承压板707的下部设有防尘组件705和防水盖706,拉杆ⅰ401伸入前轴承ⅰ701的内部且通过拉爪座、拉爪、撑杆固定连接于刀柄8的端部,防尘组件705包括防尘环7052和两个防尘盖7051,两个防尘盖7051将防尘环7052盖合,防尘环7052的内侧壁开设有气孔槽,防尘盖7051与防水盖706之间设有间隙,防尘环7052的内腔通过气孔槽与该间隙连通。

  前轴承座组件7由前轴承座702,轴承两个,内隔环,外隔环组成,且轴承之间连接在转子组件上,在两个轴承之间增加内、外隔环,这样的优点是,在高速运转的时候,由于摩擦会产生热能,在两个轴承之间增加内、外隔片,内外轴承存在空间,能散去轴承的热量,同时也能增加刚性,提高主轴的寿命。

  气缸ⅰ101的壁板开设一条独立于气缸ⅰ101内腔的气路,该气路依次通过背盖ⅰ201的内部、单向阀108、传感器感应台阶403进入中心出气孔402至刀柄8的内腔端面。

  中心气路单独一条气路:从中心出气接口g,通过气缸组件1,进入背盖ⅰ201,然后进入推杆中,推杆采用t型气路,使得气体从周边进入到中心,然后通过活塞和拉杆的气嘴404,进入拉杆ⅰ401中心的中心出气孔402,对刀柄和转子的安装锥面吹气。这种方式的中心吹气气路和主轴松刀的气路分离,因此不会影响松刀的气压,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气接头的压力,灵活的调整中心吹气的压力

  气封接口e进入的气路从气缸ⅰ101的壁板另一个气路,再依次经过背盖ⅰ201的壁板、贯穿过渡板607、后轴承座套605,再经过钢筒3的壁板进入前轴承座702,最后再进入防尘环7052,由防尘环7052的气孔槽进入间隙再排出主轴外。

  主轴机构的前端,转子之间连接防尘盖7051,防尘环7052和防尘盖7051之间有间隙,形成一个腔体,且防尘环7052的内侧开有气孔槽,气流从气封接口e进入,通过转子组件5、背盖ⅰ201、过渡板607、后轴承组件6、钢筒3、前轴承组件7,由前轴承压板707进入气环组件,然后进入防尘环7052,防尘盖7051,防尘组件705的腔体中,通过防尘环7052和防尘盖7051之间的间隙流出主轴外,以达到防止主轴进水,同时也能吹出主轴周边的尘污,达到清洁主轴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请参阅图1-16,一种高速精雕机的电主轴结构,包括气缸组件1、背盖检测组件2、钢筒3、拉杆组件4、转子组件5、后轴承组件6、前轴承组件7和刀柄8,且气缸组件1、背盖检测组件2、钢筒3、拉杆组件4、转子组件5、后轴承组件6、前轴承组件7和刀柄8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气缸组件1包括气缸ⅰ101、气缸分隔片102、气缸盖103、活塞ⅰ104、活塞ⅱ105、活塞ⅲ106、连接螺钉107和单向阀108,气缸ⅰ101的上腔室通过气缸分隔片102分为两个腔体,气缸ⅰ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盖103,气缸ⅰ101从上到下的三个内腔分别设有活塞ⅰ104、活塞ⅱ105和活塞ⅲ106,三个活塞通过连接螺钉107安装于气缸盖103的内底,活塞ⅲ10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08,气缸ⅰ101的上部外侧依顺时针分别设有信号接口a、编码器接口b、电缆接口c、冷却接口ⅰd、气封接口e、冷却接口ⅱf、中心出气接口g,气缸ⅰ101的中心处设有换刀接口h,位于换刀接口h和冷却接口ⅰd之间设有回刀接口i。

  通过在气缸ⅰ101中增设气缸分隔片102,气缸分隔片102安装在气缸盖103和气缸ⅰ101之间,相对于气缸盖103和气缸ⅰ101直接连接的结构,此方法能够增加一个活塞腔体,且所占的空间只有少量的增加,能达到在可以有限的空间里面,为主轴提供更高的松刀力。

  背盖检测组件2包括背盖ⅰ201、接近传感器202和背盖侧板203,背盖ⅰ201的顶端与气缸ⅰ101的底端固定连接,单向阀108伸入背盖ⅰ201的内部,背盖ⅰ201的外部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三个接近传感器202,并且接近传感器202通过传感器套筒202a采用偏心套接的方式安装于槽内,在通过螺钉由背盖侧板203将该安装槽封盖,接近传感器202伸入背盖ⅰ201的内腔用以检测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

  接近传感器202采用偏心套筒式的传感器套筒202a安装的结构,这样方便调整接近传感器202的位置,主轴完成装配后,位置信号有偏差的时候,可以直接调整传感器套筒202a的位置,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样方式的优点是调整方法简单,无需拆卸主轴。

  背盖检测组件2的底部设有钢筒3,钢筒3的内部套接一层水钢套,水钢套的内部中心设有拉杆组件4,拉杆组件4的外部且位于水钢套内部之间设有转子组件5,拉杆组件4的两端通过后轴承组件6和前轴承组件7固定于钢筒3内,后轴承组件6和前轴承组件7分别位于转子组件5的上下两端,拉杆组件4的下方设有刀柄8,刀柄8用于安装车刀。

  拉杆组件4包括拉杆ⅰ401、中心出气孔402、传感器感应台阶403、气嘴404、碟片组件405、滑块406、滑套407和固定块408,拉杆ⅰ401的顶端伸入背盖ⅰ201的内腔的中部并与单向阀108对准,拉杆ⅰ401的中轴开设有中心出气孔402,拉杆ⅰ401的顶端外部设有多台阶形式的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与伸入的接近传感器202端部对应,三个接近传感器202分别检测传感器感应台阶403位于不同位置以达到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拉杆ⅰ401内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嘴404,拉杆ⅰ401的外部设有碟片组件405,碟片组件405由多个碟片叠加组成,碟片组件405的中部设有滑块406,滑块406将碟片组件405分为上下两段,滑块406的外部套接有滑套407,拉杆ⅰ401外侧的下部且位于碟片组件40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固定块408。

  拉杆ⅰ401的末端面增加螺纹,用于连接固定块408,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在拉杆ⅰ401安装碟片组件405的时候,先安装固定块408,同时根据理论,给予碟片组件405理论的预紧力,这样的机构能使得碟片组件405和拉杆ⅰ401形成一个整体的机构,可以直接安装在转子ⅰ501内孔,不需要考虑碟片组件405的预压,方便拉杆ⅰ401的安装和拆卸,在测试性能的时候,显得尤其的方便,同时对于以后主轴的维修也方便。拉杆ⅰ401的顶端传感器感应台阶403采用多台阶形式,同时配合背盖ⅰ201中位置不一的接近传感器202,这样能够准确的检测主轴的松刀、夹刀、无刀三种状态。

  在碟片组件405的中间增加滑块406,这种结构的设计优点是增加支撑面,由于高速的主轴速度更高,需要更高的夹紧力,主轴的夹紧力是由拉杆ⅰ401上的碟片组件405提供,所需要的碟片数量多,在中间增加一个滑块406,把碟片分为两个部分,给碟片增加支撑面,能够提高碟片的寿命和稳定性。

  转子组件5包括转子ⅰ501、磁铁套筒502、磁铁片503、线,磁铁套筒502的外部设有上下两段的磁铁片503,两段磁铁片503通过上压板505和下压板506压合固定,磁铁片503的外部设有线压紧固定。

  转子芯增加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增加磁铁片,然后两端由压板固定,形成转子组件5,转子组件5自带磁铁,形成磁场,配合外圈的线,这种内藏式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将直流的电能转换成为机械能的旋转,沿定子内圈按照n\s及交替排布分布,利用换向器和电刷相对运动对电枢回路内部电流进行转化,产生固定电磁方向的电磁力,形成稳定的转距并连续运行,优点是,能够有优良的调速性能,且调速平稳,方便,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递启动、制动、反转,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各种不同特殊运行性能要求,应用广泛。

  后轴承组件6包括后轴承ⅰ601、后轴承座602、后轴承压板603、限位套604、后轴承座套605、钢球套606、过渡板607、编码器齿轮盘608和转子螺母609,后轴承ⅰ601固定安装于后轴承座602内,后轴承座602外部套接有钢球套606,钢球套606的外部套接后轴承座套605,后轴承座套605、钢球套606和后轴承座602采用无间隙接触,后轴承座602的顶端通过设有过渡板607与背盖ⅰ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在后轴承ⅰ601上下端分别通过后轴承压板603和限位套604进一步固定安装,在后轴承压板603的顶部且位于拉杆ⅰ401的外周部同时位于背盖ⅰ201的内部设有编码器齿轮盘608和转子螺母609,后轴承座602与后轴承座套605的径向断面设有均布的弹簧。

  后轴承座602和后轴承座套605之间增加钢球套606,且钢球套606和后轴承座602、后轴承座套605之间采用无间隙接触,检测主轴运转的摩擦,使得轴承上下移动的灵活性。同时,后轴承座602和后轴承座套605的径向断面增加均布的弹簧,根据预紧力来设计弹簧的数量,这样用弹簧代替了原始的碟片预紧。结合钢球套606,以及后轴承压板603,可以时实调整轴承的预紧力,能有效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前轴承组件7包括前轴承ⅰ701、前轴承座702、前轴承内隔环703、前轴承外隔环704、防尘组件705、防水盖706和前轴承压板707,前轴承ⅰ701设有两个且上下布置,两个前轴承ⅰ701的中部通过内外套接的前轴承内隔环703和前轴承外隔环704固定连接,前轴承ⅰ701、前轴承内隔环703和前轴承外隔环704均套接于前轴承座702的内部,前轴承座702的外周侧开设有螺旋水路702a,螺旋水路702a用以冷却前轴承座,前轴承座702的底部设有前轴承压板707,前轴承压板707的下部设有防尘组件705和防水盖706,拉杆ⅰ401伸入前轴承ⅰ701的内部且通过拉爪座、拉爪、撑杆固定连接于刀柄8的端部,防尘组件705包括防尘环7052和两个防尘盖7051,两个防尘盖7051将防尘环7052盖合,防尘环7052的内侧壁开设有气孔槽,防尘盖7051与防水盖706之间设有间隙,防尘环7052的内腔通过气孔槽与该间隙连通。

  前轴承座组件7由前轴承座702,轴承两个,内隔环,外隔环组成,且轴承之间连接在转子组件上,在两个轴承之间增加内、外隔环,这样的优点是,在高速运转的时候,由于摩擦会产生热能,在两个轴承之间增加内、外隔片,内外轴承存在空间,能散去轴承的热量,同时也能增加刚性,提高主轴的寿命。

  气缸ⅰ101的壁板开设一条独立于气缸ⅰ101内腔的气路,该气路依次通过背盖ⅰ201的内部、单向阀108、传感器感应台阶403进入中心出气孔402至刀柄8的内腔端面。

  中心气路单独一条气路:从信号接口a,通过气缸组件1,进入背盖ⅰ201,然后进入推杆中,推杆采用t型气路,使得气体从周边进入到中心,然后通过活塞和拉杆的气嘴404,进入拉杆ⅰ401中心的中心出气孔402,对刀柄和转子的安装锥面吹气。这种方式的中心吹气气路和主轴松刀的气路分离,因此不会影响松刀的气压,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气接头的压力,灵活的调整中心吹气的压力

  气封接口e进入的气路从气缸ⅰ101的壁板另一个气路,再依次经过背盖ⅰ201的壁板、贯穿过渡板607、后轴承座套605,再经过钢筒3的壁板进入前轴承座702,最后再进入防尘环7052,由防尘环7052的气孔槽进入间隙再排出主轴外。

  主轴机构的前端,转子之间连接防尘盖7051,防尘环7052和防尘盖7051之间有间隙,形成一个腔体,且防尘环7052的内侧开有气孔槽,气流从气封接口e进入,通过转子组件5、背盖ⅰ201、过渡板607、后轴承组件6、钢筒3、前轴承组件7,由前轴承压板707进入气环组件,然后进入防尘环7052,防尘盖7051,防尘组件705的腔体中,通过防尘环7052和防尘盖7051之间的间隙流出主轴外,以达到防止主轴进水,同时也能吹出主轴周边的尘污,达到清洁主轴的目的。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高分子成型加工新技术及模具(包括外场对材料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特种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合成型技术及模具装备、模具CAD/CAE等) 2. 高分子基生化分析材料(包括生物分析专用试剂盒、高分子型试剂保护助剂等) 3. 药检分析仪器及耗材 4. 功能塑料与功能包装材料

  1.食品科学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2. 鲜切果蔬加工 3. 功能活性酚类物质加工稳定性及其留存规律 4. 超声波声化效应研究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开发 2.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3.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技术研究

上一篇:CNC精雕机公司黄页2024-11-14
Copyright © 2016-2024 火星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7011430号  浙公安网备33030302000718

新闻中心 +

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